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综合

夜雨丨赵瑜:小波

来源:上游新闻 发布时间:2023-08-06 07:13:37

小波

文/赵瑜


【资料图】

前几天去看外婆家的老房子,路过楼下窄窄的老街,忽然忆起儿时的伙伴小波。

在孩提时代的我眼中,小波算得上一个奇人。他是“杨白干”的儿子,“杨白干”是卖白酒的。上世纪70年代末,南岸铜元局大田坝上街除了国营副食商店,没有什么铺子,所以“杨白干”的酒铺前很热闹。当年“杨白干”30多岁,但面相很老,有皱纹。他带着儿子小波一起从永川来,租了小街角落的低矮砖房,门口歪歪斜斜地挂一块小黑板,用粉笔写着:永川高粱白酒。

在我们小孩子眼里,这个小酒铺是片乐土。酒铺门前是一块院坝,种得有方圆十里唯一的一棵老桑树,会结出很甜的桑椹。还有两张石头桌子,无论下力人还是好酒的街坊,都喜欢聚在一起喝酒。小波跟我一年生,那时8岁多,但是明显比我能干。我外婆常常表扬: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你看人家会卖酒,会数钱,还要自己洗衣服。”真的,穿得破破烂烂的小波竟很爱干净,衣服洗得发了白,拖着个扫把忙前忙后。但我佩服的不是他勤快,而是他的胆子:他敢一把抓住正在织网的模样狰狞的大蜘蛛,咯咯笑着把它扔到地下一脚踩死;还敢把偷油婆弄到火上烤,神秘地问我们敢不敢尝一点;蚱蜢就更不用说,把肚肠一扯烤得半生不熟地就大嚼。看到我尖叫,他就很得意。

在我枯燥的小学时代,小波是给我带来很多快乐的伙伴,他有很多“创意”:比如用未剥皮的胡豆当身子,红色的野果当眼睛,蕨类植物叶子当尾巴,就做成一条漂亮的金鱼。不知道从哪里搞到几颗蚕卵,非要我用小人书跟他换,一本书换一颗,我觉得他很狡猾,但是仍迫不及待地换了来,于是那些日子,他就天天主动攀上桑村,为我摘下十几张嫩绿的桑叶,我们一起看蚕儿沙沙地吃。蚕儿长大,他像宝贝一样要了去,随时帮我盯着,直到结出雪白的茧。因为有了小波,有了这些蚕子,让我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探索,有了一个难忘的春天。

他没有读书,我教会了他写自己的名字。这点他很感激我,还约我有空就教他看小人书里的字。我送他一本《新华字典》,小波就这样慢慢地认识了不少字。在我幼小的心中,小波只是放了一个漫长的暑假,总有一天,他会背着书包,和我一样坐在课堂里。

可有一天,他忽然离开了。走的那天我在上学,回家时发现院坝空空,再也听不到小波咯咯的笑声了。后来听外婆说才知道,小波的妈妈好像是个“疯子”,有一天出了门就再也没回来。有人说看她向重庆城里方向走了。“杨白干”就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,带着小波一路找来,走到这里歇个脚,边卖酒边打听小波妈妈的下落。这回估计是有点消息了,所以不会长住。

自此,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小波。长大后的有天晚上,重读《闰土》,不知怎么就想起了他,想起童年时与他玩耍的情景,眼眶竟然潮湿起来,也不知道他找到妈妈没有,现在过得好不好,他知不知道,我一直在后悔当年没有把他喜欢的那个文具盒送给他。

(作者单位:重庆市南岸区文联)

版面欣

编辑:朱阳夏

责编:陈泰湧

审核:冯飞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上一篇 下一篇
最新推荐 更多>>